1646 字
8 分钟
“瘾“
2025-04-20
无标签

“刷手机、打游戏、沉迷短视频……我不是不想控制自己,而是控制不了自己。”

很多时候都曾有这样的无力感:一边设定目标、一边又一次次被诱惑打败;明明知道“更重要的事”是什么,却总被“当下更快乐的事”牵着走。


一、为什么会上瘾?——多巴胺驱动的“奖励陷阱”#

上瘾的本质,是大脑奖赏系统被劫持的过程。

大脑中有一套“奖励回路”(reward circuit),以多巴胺为核心。当我们吃到好吃的、刷到有趣视频、收到点赞或赢了一局游戏,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,让我们产生愉悦感。久而久之,我们对这些刺激产生依赖,并不断寻求更多的“即时奖励”,这就是上瘾的开始。

这些年,我们的生活被越来越多“设计精妙”的产品包围——短视频App、即时通讯、手游……它们懂得如何不断刺激大脑,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注意力。

📘《多巴胺国家》中指出:人类为了生存进化出对“奖励”极度敏感的大脑系统,而现代社会的高密度刺激恰好精准“劫持”了这个系统。


二、为什么刷手机、打游戏比思考和行动更让人快乐?#

“明明知道读书学习能带来长期回报,为什么总是忍不住点开短视频?”

答案在于:即时满足比延迟满足更容易获得快乐

刷手机、打游戏提供了低门槛、高反馈的刺激,几秒钟就能获得轻松感。而读书、写作、运动这些活动,虽然能带来更深层的满足感,却需要更长的投入周期和更高的心理门槛。

我们的大脑,本能追求能量最省、回报最快的路径。尤其在疲惫、焦虑或无聊时,我们更倾向于选择“立刻能缓解不适”的行为,这正是成瘾的心理基础。

📘《自控力》指出:压力、焦虑、孤独和低自我价值感,是促成上瘾的关键诱因。


三、我们为什么会用“上瘾”行为来逃避真正想做的事?#

有时候我会陷入一种熟悉的循环:对未来充满幻想,立下许多目标,开始时热情高涨,却总是在“三分钟热度”后不了了之。

我曾想精通摄影、学好英语、搞副业、提升技术……但回头一看,这些年几乎没有一件事坚持到底。哪怕是热爱的摄影,也只是浅尝辄止;英语学习断断续续;副业路上也曾雄心勃勃,却最终放下了热情。至于主业,随着年复一年的重复,我渐渐失去了持续精进的动力。

每当鼓起劲想开始一段“人生逆袭”,却总被各种诱惑打断节奏:刷手机、打开短视频、出门走走、随手吃点东西。我无法对理想“上瘾”,却对这些唾手可得的奖励欲罢不能。尤其是手机,只要拿起来滑一滑,立刻就能获得轻松和愉悦,而那些真正重要的事,却始终难以迈出下一步。

📘《意志力的进化》解释说:自控力是有限资源,会随着时间、压力和情绪消耗殆尽。而我们的大脑会用“奖励行为”来补偿精疲力尽的自己,于是逃避成为默认路径。


四、那我们能戒掉上瘾吗?可以,但不是靠“狠劲”就能做到#

很多时候,我也尝试过“对抗诱惑”:卸载App、设置屏幕时间限制、给自己立flag——但通常坚持不了几天,又会重蹈覆辙。后来我逐渐意识到,问题不只是手机太好玩,而是我的生活中缺乏真正能让我持续投入的“意义感”和“成就感”。当生活没有目标的牵引,我们就更容易被即时满足牵着走。

真正有效的改变,往往不是靠“意志力冲刺”,而是靠“行为系统重塑”。

我开始尝试这些方法——它们没有立竿见影,但确实帮我慢慢把生活拉回了正轨:


✅ 1. 给行为“命名”,识别诱惑时刻#

当我意识到自己“又在刷短视频了”,我会默念一句:“我正在逃避任务。”这个命名动作,像是把潜意识的自动反应拉回意识层,让我重新获得选择权。


✅ 2. 为好习惯制造“低启动门槛”#

以前我对“读书”总有压力,现在我告诉自己:“只看一页。”我还把Kindle放在沙发边、洗脸台,拿起来就能看。结果反而容易进入状态。


✅ 3. 把“奖励”与有意义的行为绑定#

我用番茄钟专注25分钟后,才允许自己刷一次视频。这样手机不再是逃避工具,而成了“努力后的小奖品”。


✅ 4. 找回真实的“成就感”快感#

我用打卡表记录学习与练习进度,哪怕每天只是写一句英文、拍一张照片,打√的动作都能让自己感到前进。这种“可视化进展”就是大脑喜欢的“慢多巴胺”。


✍️ 结语:上瘾不可怕,可怕的是放弃掌控#

我们无法一夜之间变得自律,也不需要自责每一次滑落。但我们可以,一次次地把注意力拉回,一次次地对诱惑说“不”,一次次地选择对自己更有益的路径。

上瘾行为提醒我们:大脑在寻求轻松、掌控与成就。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构建生活节奏、减少诱惑干扰、积累真实的满足感——我们就能在信息爆炸的世界里,重新拿回生活的主导权。

改变,从不是一场冲刺,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。哪怕今天只是迈出了一小步,那也值得庆祝。


📚 参考资料:#

  • 《自控力》 Kelly McGonigal
  • 《多巴胺国度》(Dopamine Nation) Anna Lembke
  • 《上瘾的真相》(The Power of Habit) Charles Duhigg
  • 《原子习惯》 James Clear